发布时间:2020-05-29来源:编辑:浏览: 次
经常眩晕 可能是“耳石症”在捣乱
我院脑病科引进广西首台SRM--IV诊疗设备已为5000余名眩晕患者精准治疗
眩晕是一类多发病、常见病,也是疑难病症。常有患者描述眩晕症状是平卧休息则不晕,起卧、左右翻身就晕;或者有时候扭头晕,抬头、低头也晕。眩晕时会伴有恶心呕吐、面色苍白、心慌憋气、头重脚轻、行走不稳等症状。
原来,这些眩晕是因为前庭病变所致,大多数为“耳石症”引起,这种眩晕发作时间几秒钟或几十秒钟,很少超过一分钟。它的头晕特点是由头位和体位改变时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。可为原发性,也可为继发性。其发病率较高,该病常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性眩晕、颈椎问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。所以经反复治疗后,但眩晕依然时常发作。
在日常生活中,由于耳内前庭系统等维持人体平衡,所以不会出现眩晕症状。其中,前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椭圆囊、球囊和三个半规管,在椭圆囊和球囊斑表面有一层胶质膜,胶质膜表面的碳酸钙颗粒,形状像石头,所以称为耳石。正常情况下,耳石黏附在椭圆囊和球囊内,在老年退行性病变、外力、炎症或循环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下,耳石脱落至半规管内,从而刺激前庭神经,导致人体出现剧烈眩晕、呕吐、眼震等情况。耳石症发病率非常高,有数据统计显示,头昏眩晕的患者中,大约有70%为耳源性疾病导致,其中又有近一半是耳石症导致。耳石症多见于老年患者或头部受外伤的人,而近年来,因工作压力大、经常熬夜、作息不规律的中青年人患病人数也逐渐上升。
目前治疗该病的首选疗法是耳石复位法,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。SRM--IV眩晕诊疗设备可用于拍摄在不同的旋转刺激过程中受试者眼球运动,并将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,同时对眼震的方向、类型、速度、强度进行数字化处理,以最直观的方式提供给医生,以便医务人员做出诊断、治疗及疗效的判断。SRM--IV眩晕诊疗设备复位不仅改善了传统手法复位治疗的弊端,而且诊断和治疗都更为精准,同时对患有颈椎、腰椎疾病的患者无特殊限制。操作过程中如患者有不适感随时可以停止操作。该设备对“晕动症”(即晕车症、晕船症、晕机症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摇摆、颠簸、加速运动等所致疾病的统称)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。
SRM-IV良性阵发性眩晕诊疗系统复位优势主要表现在:
1.精确定位、定量、定速,诊断和治疗更精确。
2.全自动化的诊断与复位是全身整体运动,亦可按照半规管实际走向,进行更合理的360度复位。
3.由于实现了360度的运动,对上半规管的诊断与复位标准化,取代了手法复位用其他半规管来代替的做法,使上半规管的诊断与复位更准确。
4.该系统还可以针对患者半规管角度差异,其侧转角度可精确地调整到30度到60度之间,实现更精确的复位。
5.本仪器采取了三维动画和高清显示技术,医生对眼震及其眼震曲线的观察更为精细。
6.工作效率大大提高,是手法诊断和治疗的三倍。
7、患者和座椅一起做整体转动,避免了受伤的风险
耳石症复位治疗后注意事项:
1.复位治疗后静坐半小时,同时避免低头弯腰。
2.复位后3天内睡45度斜坡,一周内避免美发及行牙科检查。
3.复位治疗后最好采用养麦皮枕头和硬板床。
4.复位治疗后一月内避免剧烈运动。
5.复位后要定期复诊,医生根据复查况可以确定是否耳石已经完全复位。
(詹金容 王树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