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4-11-15来源:编辑:浏览: 次
生命突击队"救"在身边!桂林市中医医院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
“RRT吗?这里是××科病房,有患者突发休克,请马上过来。”“收到,马上过去。
“RRT吗?这里是××门诊,有患者突发低氧,情况紧急,请马上过来。”“好的,马上到。”
这是桂林市中医医院危重症患者快速反应小组(Rapid Respond Team,以下简称RRT)日常工作的缩影,这支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组成的“移动ICU”小分队,整合了全院最优质的急救资源,24小时在院值守,当危重症患者出现病情恶化迹象时,能够迅速赶到患者身边,给予准确及时有效的强力干预,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。
为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、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,今年8月,桂林市中医医院举行危重症患者救治培训专项行动启动仪式,并率先在桂林市级医院中成立危重症患者快速反应小组,为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。
该模式也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,得到了广西医师协会重症分会的邀请,希望把该模式在会上进行分享和推广。11月2日,2024年广西医师协会重症分会学术年会在南宁举行,重症医学科主任董庆华就医院RRT的组建及运营经验进行了精彩分享。他以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,展示了医院 RRT在危重症救治中的重要作用和显著成效。这一分享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,也为其他医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。
筑牢生命“防护墙”
如果说120是院前的急救冲锋队,那么RRT就是院内的抢救突击队。
近年来,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,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。相关资料显示,高达20%的住院患者可能发生意外死亡、心脏骤停和非计划重症监护病房入院以及其他临床不良事件。建立有效的预警、干预体系,尽早识别并干预ICU以外的危重症患者,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共识。
“成立RRT是医院强化多学科协作,优化急诊急救流程的创新之举。”董庆华介绍,RRT实行24小时待命模式,并设置了危重症患者处理平台和应急电话,为医院各专科门诊及病房服务,承担起全院实施心肺复苏、气管插管、高级生命支持、护送转运等救治工作。由两名救治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轮流担任住院总医师,在医院待命专职会诊处理患者,三个二线(包括主任)提供现场、线上指导,带组护理组长跟随住院总医生会诊处置危重症患者。接到指令后,RRT会迅速到达现场,为患者提供准确、及时的救治。
同时,通过危重症患者处理平台,RRT能够对全院危重症患者进行管理追踪,直接与相关医生进行病情讨论,减少各科室之间的沟通环节,让救治更加高效。
多学科守护“生命线”
在RRT的努力下,许多危重症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,生命得以延续。日前,医院肺病科在重症医学科的支持下开展了一例介入支架支持术。
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戴贻介绍,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气道不通畅,呼吸较急促,且有呼吸衰竭的症状进入肺病科治疗。住院期间的某天早上,患者在服药吞咽时不小心将药片呛到肺部右侧的主气道里,引起急性呼吸衰竭,做气管插管后转入重症医学科,肺病科专家为其实施了异物取出术。因患者患有肺鳞癌,引起气道狭窄,经过评估之后为其进行了支架植入,扩张气道保持通畅。手术在重症医学科的支持下顺利完成,术后给予抗感染、营养支持等,之后患者顺利脱机拔管,转到了普通病房。
“RRT可以降低ICU外的心脏骤停发生率,提高心肺骤停抢救成功率。”董庆华说道,将抢救措施前移,不仅能降低心肺骤停患者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,还能降低ICU转诊之前心肺骤停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非预期转ICU率。
对于儿科、肺病科、肾病科等易出现危重症患者的科室,RRT会定期参加业务查房,交流危重症患者处理经验。比如协助儿科继续学习班开设纤支镜工作坊,指导肺病科监护室呼吸机管理,带教肾病科医师超声下静脉置管等。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,提升各科处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,构建更加完善、高效的危重症救治体系。
“中医的针灸、放血疗法在危重症抢救上的应用已非常成熟。”董庆华表示,RRT可以互通有无,让以西医为主的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也能学习到中医知识,“这也是我们成立RRT的另一个目标,就是弘扬中医文化,实现中西医结合,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上做出自己的特色。”
打造守护生命“新阵地”
授人以鱼,更要授人以渔。重症医学科专家骨干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危重症患者救治培训,培训为期近3个月,内容涵盖了危重症患者早期评估与诊断、呼吸循环支持技术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等多个方面。采用模拟演练、理论授课、案例分析、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,提高医护人员的危重症救治技能。同时,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,确保每一位参训人员掌握救治技能,从而构建起更为高效、协同的救治体系。
经过系统培训,大家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、气管插管、简易呼吸器等关键技能,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明显提升。在面对日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,能更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、更精准解读检验结果、更熟练进行急救操作。
“目前医院已经完成了全院医护人员的培训,整体提高了大家的危重症救治技能和对危重症患者的识别能力。”董庆华介绍。医院还计划将考核优秀的学员送至院外基础生命支持(BLS)培训班继续学习,并取得BLS证书,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。
未来,医院将继续加强危重症患者救治领域的研究和探索,不断完善应急救治体系和核心能力建设,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的识别、评估、救治和护理能力,为患者提供及时、高效、专业的救治服务。(覃叶梅 詹金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