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【科普】齐心协力,预防微生物耐药——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

发布时间:2023-11-24来源:编辑:浏览:

分享到:

【科普】齐心协力,预防微生物耐药——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

为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,提高社会公众对抗微生物耐药的认识水平,国家卫生健康委继续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步开展“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”活动。以“齐心协力,预防微生物耐药”为主题,广泛宣传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知识。

一、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?

抗微生物药物,是指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(如细菌、真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)生长或繁殖的药物,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。

二、抗微生物药物都包含哪些

抗细菌药物:名字带“西林”、“霉素”、“头孢”、“沙星”的药物,如阿莫西林、青霉素、头孢呋辛、头孢克洛、阿奇霉素、左氧氟沙星等。

抗病毒药物:名字带“-韦”的药物,如阿昔洛韦、更昔洛韦、奥司他韦等。

抗真菌药物:名字带“-康唑”、“-芬净”的药物,如伊曲康唑、氟康唑、米卡芬净、卡泊芬净等。

抗寄生虫药:阿苯达唑(驱虫药)、氯喹(抗疟药)等。

三、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

过度使用和误用抗微生物药物是导致微生物耐药的主要原因。当细菌、病毒、真菌和寄生虫随时间推移发生改变,不再对药物产生反应,世界各地获得新的耐药机制的耐药病原体不断增加,就产生了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性。

四、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常见误区

1、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

生活中常见的感冒大多数为病毒感染,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,需要对症处理或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。如果症状持续,也需要检查,由医生来判断是否合并了细菌感染。

2、抗菌药物消炎药

抗菌药物只对细菌、真菌等感染性炎症反应有效,而不能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。

3、不规律服用抗菌药物

擅自增减抗微生物药物剂量,可能导致病情反复,甚至促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;

频繁更换抗微生物药物品种,可能会换成对自身感染病原菌没有作用的药物,造成治疗无效;

联合使用多种抗微生物药物,易使药效降低,甚至引发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。

4症状好转就停用抗菌药

有的患者因为害怕不良反应等原因急于停药,导致体内药物浓度过低,或疗程过短,不能达到有效治疗,反而产生细菌耐药。

五、遏制微生物耐药,我们的建议

1、规范用药

仅在有专业医生开具处方或指导下服用抗微生物药物

2、预防感染

接种疫苗,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,抵抗外界的病毒、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攻击

3、注重卫生

良好的手部卫生有助于限制感染的传播,安全的水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有助于预防耐药感染,挽救生命

4、绝不与他人分享或使用剩余的抗微生物药物

遏制耐药,从“小”做起,通过广泛宣传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知识,帮助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用药观念,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,营造全社会关心、支持和参与遏制微生物耐药的良好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