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室介绍

靳嘉昌名中医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来源:编辑:浏览:

分享到:
摘要: 靳嘉昌名中医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膝痹病(膝关节骨关节炎)中医诊疗方案 一、病名中医诊断:膝痹病(TCD 编码:BNV090)西医诊断:膝关节骨关节炎(ICD-10:M17.901)二、诊断(一)疾病诊断1.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...

靳嘉昌名中医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

病(膝关节骨关节炎)中医诊疗方案

一、病名

中医诊断:膝病(TCD 编码:BNV090)

西医诊断:膝关节骨关节炎(ICD-10:M17.901)

二、诊断

(一)疾病诊断

1.中医诊断标准

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《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》( 2015 年版)。

1)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,屈伸不利,轻微活动稍缓解,气候变化加重,反复缠绵不愈。

2)起病隐袭,发病缓慢,多常见中老年人。

3)膝部可轻度肿胀,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。

4)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,关节间隙变窄,软骨下骨质硬化,边缘唇样改变,骨形成。

2.西医诊断标准

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《骨关节诊治指南》(2007年版)诊断标准进行诊断。

1)临床表现: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、关节僵硬、关节肿大、骨摩擦音(感)、关节无力、活动障碍。

2)影像学检查:X线检查:OA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,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,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;关节内游离体,关节变形及半脱位。

3)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、蛋白电泳、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。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(CRP)及血沉(ESR)轻度升高,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。

4)具体诊断标准

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

 X线片(站立或负重位)示关节间隙变窄、软骨下骨硬化和(或)囊性变、关节缘骨形成

 关节液(至少2次)清亮、粘稠,WBC<2000个/ml

 中老年患者(≥40岁)

 晨僵≤3 分钟

 活动时有骨擦音(感)

综合临床、实验室及X线检查,符合①+ ②条或①+ ③+⑤+⑥条或①+④+⑤+⑥条,可诊断膝关节OA 。

附:骨性关节炎的分级

根据Kellgren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,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:

0级:正常;

I级:关节间隙可疑变窄,可能有骨

II级:有明显的骨,关节间隙轻度变窄;

III级:中等量骨,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,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,范围较小;

IV级:大量骨形成,可波及软骨面,关节间隙明显变窄,硬化改变极为明显,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。

(二)分期诊断

1.发作期:膝关节中度以上疼痛,或呈持续性,重者疼痛难以入眠; 膝关节肿胀,功能受限,跛行甚至不能行走。

2.缓解期:膝关节轻度疼痛,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加重,或以酸胀、乏力为主,或伴膝关节活动受限。

(三)证候诊断

1.气滞血证:关节疼痛如刺,休息后痛反甚。舌质紫暗,或有瘀斑;脉沉涩。

2.寒湿阻证:关节疼痛重着,遇冷加剧,得温则减。舌质淡,苔白腻;脉沉。

3.湿热阻证:膝关节疼痛,焮红灼热,肿胀疼痛剧烈,得冷则舒,筋脉急,日轻夜重,多兼有发热,口渴,烦闷不安,舌质红,苔黄腻或黄燥,脉滑数。

4.肝肾亏虚证:关节隐隐作痛,腰膝酸软无力,酸困疼痛,遇更甚。舌质红,少苔;脉沉细无力。

5.气血虚弱证:关节酸痛不适,少多梦,自汗盗汗,头晕目眩,心悸气短,面上少华。舌淡,苔薄白;脉细弱。

三、治疗方法

(一)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、中成药(院内制剂)

1.气滞血

治法:行气活血

推荐方药:血府逐汤加减。当归、生地、桃仁、红花、枳壳、川芎、牛膝等。

中成药选用院内制剂中成药选用:盘龙七片,舒筋活血胶囊等。

v外用专科制剂止痛贴局部穴位贴敷活血止痛。

2.寒湿阻证

治法:散寒除湿

推荐方药:蠲痹汤加减。附子、当归、黄芪、炙草、官桂、羌活、防风等。

中成药选用:追风透骨胶囊。

3.湿热阻证

治法:清热除湿

推荐方药:四妙散加减。苍术、黄柏、川牛膝、薏米、连翘、忍冬藤、防己、木瓜、苦参、秦艽、生地等。

中成药选用:四妙丸。

4.肝肾亏虚证

治法:滋补肝肾

推荐方药:左归丸加减。枸杞子、龟板胶、鹿角胶、牛膝、山药、山茱萸、熟地黄、菟丝子等。

中成药选用:骨康胶囊,院内制剂补肾养血合剂

5.气血虚弱证

治法:补气养血

推荐方药:八珍汤加减。党参、当归、茯苓、白术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、甘草等。

中成药选用:八珍丸。

(二)特色疗法

1.手法治疗

1)理筋手法:以点按、揉按、拿捏、屈伸、弹拨等为主要操作要点。

2)推手法:向上下内外各方向推动髌骨为主要操作要点。

3)膝关节拔伸牵引:治疗者双手握持小腿远端拔伸并持续牵引,力量以有膝关节牵开感为度

4)膝被动屈伸法:收展髋关节,至极限位(以病人能忍受为度),反复操作;被动屈伸膝关节,至极限位(以病人能忍受为度),反复操作。

2.针灸治疗

1)针刺法:局部取穴为主,远部取穴为辅,可选用运动针灸、平衡针、腹针、头针、手针、火针、铍针等特色针刺疗法。

2)法:直接、艾条、热敏、雷火等。

3)针刀疗法:(适用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后张力增高,造成关节力平衡失调,使关节内的受力情况发生异常改变,从而导致软骨变性、骨质增生等病理变化)在严格消毒的前提下,可在①韧带(前韧带止点,内、外副韧带起止点,髌骨斜束韧带起点);②滑囊(上、下囊,鹅足囊,腘窝囊等);③关节内:状皱襞起点、脂肪垫、髌尖内血管);④神经卡压点(隐神经髌下支、腓总神经腓骨小头部卡压点)等部位实施针刀疗法。

4)v埋针治疗:血海、梁丘、阳陵泉、阴陵泉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丰隆、悬钟、昆仑、溪等

3.牵引疗法

可根据病情及临床经验制定牵引的重量、牵引的角度以及牵引的体位。

4. 中药熏洗技术

根据证型选用中药随证加减,将上述中药放入非金属的锅内加入水3000ml进行煎煮,等到水沸腾后,再用文火煮20分钟,最后取所获得的汁液。当药汁有较高的温度时(约为75~85℃),用此对膝关节后部实行熏蒸,当药液温度降到45℃左右时,再用来外洗膝关节。(湿热阻证不适宜)

(三)其他疗法

1.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润滑关节。

2.其他外治法:(适用于除风湿热证外的所有证型)敷贴、拔罐、中药离子导入等。运用专科制剂止痛贴外敷通络止痛(止痛贴已通过我院药事委员会,主要成分有红花、桃仁、南星、川芎、地龙、牛膝、秦艽、羌活、没药、冰片等)。

3.物理治疗:热疗、冷疗、电疗、磁疗、红外线照射、水疗、蜡疗、圆针、埋针、烫熨治疗、贴敷疗法,穴位贴敷、超声波等。

4. v膝痛宝中药支具固定膝关节。

5.功能锻炼: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、慢跑、骑车、游泳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练功。

6.手术疗法

在正规系统的保守治疗3~6个月以上无效者,根据病理变化,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《骨关节诊治指南(2007年版)》指南,考虑采用关节冲洗术、关节镜术、截骨矫形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。

(四)护理调摄要点

心理护理: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等,使患者抛开顾虑,积极配合护理。

生活方式指导:1.注意休息,适当进行一些活动,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。2.膝关节注意保暖。3.进行必要的锻炼。

四、疗效评价

(一)评价标准

参照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《中药新药治疗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拟定。

疗效标准:

有效:症状基本消失,关节活动基本正常,能参加日常活动和工作,病情程度积分下降 >2/3。

显效:疼痛基本消失,关节屈伸活动基本正常,参加日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有所改善,病情程度积分下降 > 1/3。

无效:症状体征未见改善,影响日常生活工作。

(二)评价方法

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的评价: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(HSS,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)评分标准,包括疼痛、功能、关节活动度、肌力、关节屈曲畸形、关节不稳定等方面。

临床疗效分级:优﹥85分,良70-84分,中60-69分,差﹤59分。

骨折病(股骨颈骨折)中医诊疗方案

一、病名

1.中医诊断: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(TCD编码为:BGG000)。

2.西医诊断: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(ICD-10编码为:S72.000)。

二、诊断

()疾病诊断

1.中医诊断标准

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(ZY/T001.1-94)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《中医正骨学》(黄桂成,王庆普主编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年)中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。

1)有明显受伤史。

2)髋部疼痛、肿胀,不敢站立和行走。腹股沟中点下方附近压痛,足跟部和大粗隆部叩击痛。有移位骨折时,患肢缩短,呈外旋、外展、屈髋、屈膝畸形,并可及股骨大转子上移。

3)髋关节正侧位X片可明确骨折部位、类型和移位情况。

2.西医诊断标准

参照《外科学》第8版 (陈孝平,汪建平主编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3年)。

1)有摔倒受伤史。

2)伤后感髋部疼痛,下肢活动受限,不能站立和行走。患肢出现外旋、短缩畸形。

3)X线片显示:股骨颈部出现骨折线(如早期X线片阴性,而临床怀疑骨折可能,应卧床休息,穿防旋转鞋制动,2~3周后再次摄片以排除骨折。或者当即行MR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) 。

(二)疾病分期及证候诊断

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《中医正骨学》(黄桂成,王庆普主编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年)。根据病程,可分为早期、中期、后期三期。

1.骨折早期(血气滞证):伤后2周内。症见髋部疼痛,肿胀不显,活动受限,动则痛甚,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涩。

2.骨折中期(营血不调证):伤后2~4周。症见痛减肿消,新血渐生,筋骨虽续而,活动仍有受限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

3.骨折后期(肝肾气血亏虚证):伤后4周以上。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,肿胀不显,可轻微活动,但尚未能负重行走,因病久必虚,舌质淡,胖嫩,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细弱。

(三)分型

1.按骨折线部位分型

1)股骨头下骨折: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,使旋股内、外侧动脉发出的营养血管支损伤,中断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,仅有供血量很少的股骨头小凹动脉供血,致使股骨头严重缺血,故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会很大。

2)经股骨颈骨折: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,常呈斜形,多有一三角骨块与股骨头相连。骨折使由股骨干发出的滋养动脉升支损伤,导致股骨头供血不足,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,或骨折不愈合。

3)股骨颈基底骨折: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、小转间连线处。由于有旋股内、外侧动脉分支吻合成的动脉环提供血循环,对骨折部血液供应的干扰较小,骨折容易愈合。

2.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(Garden分型法)

Garden于1961年提出这一分型方法,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常用的分型方法。Garden按骨折移位的程度分为四类。

Ⅰ型  为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伴有股骨头一定程度后倾。

Ⅱ型  完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。

Ⅲ型  完全骨折部分移位,股骨头外展,股骨颈轻度上移并外旋

Ⅳ型  完全骨折完全移位,股骨颈明显上移外旋。

三、治疗方法

()骨折早期

1.复位固定法

1)牵引复位

对于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,临床常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3~7日,牵引重量维持在体重的1/10左右即可。牵引2~3天后,要床边摄片,以观察牵引重量是否需要调整。骨牵引治疗可使骨折复位,减轻病人痛苦,常作为手术前常规治疗方法。亦可行皮肤牵引,以减轻患者痛苦。

2)牵引床快速复位

作为内固定前的常规复位方法。麻醉后,患者仰卧于多功能骨科牵引手术床,会阴部顶立柱,双足固定于牵引架上,双下肢伸直,固定患肢于外展30°,外旋15°位,牵引复位,牵引患肢至双下肢等长,然后再使患肢内旋15°。C形臂或G形臂X光机观察骨折复位情况。使骨折对位对线尽量达解剖复位。复位质量多采用Garden指数来衡量。在正位片上,股骨头内侧承重骨小梁的中心轴线与股骨干内侧皮质呈160~170°角,如果小于160°则表示有髋内翻,大于180°则表示有髋外翻。侧位片上股骨头与股骨颈轴线呈180°角,正常的指数变动应在20°之内。多数骨折均可用此法达到满意复位。

3)手法复位

适用于股骨颈基底部骨折伴有短缩外旋移位或牵引复位失败的患者。患者仰卧,助手固定骨盆。术者手握患踝,另一侧上肢屈肘置于患肢腘窝,使患肢缓缓屈曲膝、髋至90°,逐渐用力向上拔伸牵引,纠正短缩畸形。再缓慢伸膝伸髋,同时内旋、外展髋关节,纠正外旋移位,使骨折面紧密接触。手掌试验可验证整复效果,如外旋畸形消失,则表明复位成功。

4)“丁字鞋”固定

适用于手法复位成功者和稳定骨折者。患者仰卧于病床,患足穿一带有横木板的“丁字鞋”,患肢放在外展30°、膝关节略屈曲、足踝中立位。如牵引复位固定者,可配合“丁字鞋”固定,一般固定6~8周。

(5)其他治疗

热疗、冷疗、红外线照射、圆针、埋针、烫熨治疗、贴敷疗法,穴位贴敷、超声波等。

2.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、中成药(院内制剂)

气滞证

治法: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

推荐方药: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。药用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当归、赤芍、生地、枳壳、香附、延胡索等。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。

中成药选用:盘龙七片,院内制剂消止痛合剂等

v外用专科制剂止痛贴局部穴位贴敷活血止痛。

(二)骨折中期

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、中成药(院内制剂)

营血不调证

治法:和营止痛、接骨续筋

推荐方药:方用舒筋活血汤加减。药用羌活、防风、荆芥、独活、当归、续断、青皮、牛膝、五加皮、杜仲、红花、枳壳等。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。

中成药选用:舒筋活血胶囊,院内制剂接骨续筋合剂等(三)骨折后期

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、中成药(院内制剂)

肝肾气血亏虚证

治法:补益肝肾、强壮筋骨

推荐方药:专科自研田七双龙二仙汤加减内服

药物组成:三七10g,生龙骨30g,地龙15g,仙茅30g,淫羊30g。

方中三七、地龙养血活血通络;龙骨、地龙安神镇静;仙茅、淫羊补肾;现代医学研究显示,中药材龙骨为动物骨之化石,含有丰富的钙物质,以利于钙的吸收。

用法:每日1剂,第1加水400mL,煎至150mL,第2加水300mL,煎至150mL,2次混匀,分3次服。

中成药选用:骨康胶囊,院内制剂伤科补肾合剂等

(四)手术疗法

对于Garden II型以上,符合手术指征者,可采用手术疗法。

1.闭合复位空心钉加压内固定。

2.切开复位内固定。

具体手术操作参照《外科学》第8版 (陈孝平,汪建平主编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3年)中关于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操作流程。

3.人工关节置换

对全身情况尚好的高龄病人的股骨头下型骨折,已合并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者,可选择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。

(五)康复疗法

指导患者尽早活动足趾及踝关节,进行踝泵训练;尽可能多做股四头肌、臀大肌等长收缩;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,尽量活动上肢,增加上肢的肌力;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、扩胸、拍背运动,有利于增加肺活量,减少呼吸道分泌物,预防感染及肺栓塞;逐步采用按摩、关节松动训练、中药离子导入、红外线照射、蜡疗、超声药物透入、电磁疗法等康复疗法。

(六)西药治疗

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于2016年发布于《中华骨科杂志》的《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》,给予药物预防静脉血栓。

(七)护理调摄要点

心理护理: 耐心向患者讲股骨颈骨折的骨折愈合过程和治疗措施, 使患者抛开顾虑,积极配合治疗。

生活方式指导:饮食宜清淡,配合全身功能锻炼。

四、疗效评价

()评价标准

采用由Nagi股骨颈骨折疗效评价标准(ON Nagi,MS Dhillon,VG Goni,Bone & Joint Journal, 1998, 80(5):798-804)。

(二)评价方法

依据Nagi股骨颈骨折疗效评价标准,由医生按照下表所列具体评价内容进行评价。(见附表1)

附表1

  床              放  射

分级              疼痛              短缩              活动度              步行能力              缺血坏死              不愈合              髋内翻

 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<1cm              正常              正常 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1-2cm              旋转/屈曲

受限15°              正常              无或修复 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<10°

              间歇              2-3cm              旋转<50%

屈曲只能90°              不用辅助

可走1km              缺血坏死

无塌陷征象 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10°-20°

              持续              >3cm              明显受限

             不用辅助

不能行走              缺血坏死有塌陷 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>20°

漏肩风(肩关节周围炎)中医诊疗方案

一、病名

1.中医诊断:第一诊断为漏肩风(TCD编码:BGS020)。

2.西医诊断:第一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(ICD-10编码为:M75.011)。

二、诊断

(一)疾病诊断

1、中医诊断标准:参照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》(ZY/T001.9-94)”。

1)50岁左右发病,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,右肩多于左肩,多见于体力劳动者,多为慢性发病。

2)肩周疼痛,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,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。

3)肩部肌肉萎缩,肩前、后、外侧均有压痛,出现典型的“扛肩”现象。

4)X线检查多为阴性,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。

2、西医诊断标准:参照《新编实用骨科学》第二版(陶天遵主编,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,2008年)。

1)症状与体征:该病呈慢性发病,多数无外伤史,少数仅有轻微外伤。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。疼痛位于肩前外侧,有时可放射至肘、手及肩胛区,但无感觉障碍。夜间疼痛加重,影响睡眠,不敢患侧卧位。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和肌肉萎缩。肩前、后方,肩峰下,三角肌止点处有压痛,而以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压痛最明显,当上臂外展、外旋、后伸时疼痛加剧。早期肩关节活动仅对内、外旋有轻度影响,检查时应固定肩胛骨,两侧比较。晚期上臂处于内旋位,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,但以外展、内外受限明显,前后方向的活动一般是存在的。此时肩部肌肉明显萎缩,有时因并发血管痉挛而发生上肢血循环障碍,出现前臂及手部肿胀,发凉及手指活动疼痛等症状。

2)X线检查:可无明显异常。肩关节造影则有肩关节收缩、关节囊下部皱褶消失,肩周炎后期可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改变,特别是肱骨近端,重者有类似“溶骨性”破坏的表现,但通过病史及局部查体很容易与骨肿瘤鉴别开来。

(二)疾病分期:参照《肩周炎》(李平华主编,人民军医出版社,1995年)

1、粘连前期: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,夜间加重,甚至影响睡眠,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。

2、粘连期:肩痛较为减轻,但疼痛酸重不适,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,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,甚至影响日常生活。

3、恢复期:疼痛改善,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。

(三)证候诊断: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》(ZY/T001.9-94)。

1、风寒湿证:肩部窜痛,遇风寒痛增,得温痛缓,畏风恶寒,或肩部有沉重感。舌淡,舌苔薄白或腻,脉弦滑或弦紧。

2、气滞血证:肩部肿胀,疼痛拒按,以夜间为甚。舌暗或有瘀斑,舌苔白或薄黄,脉弦或细涩。

3、气血亏虚证:肩部酸痛,劳累后疼痛加重,伴头晕目眩,气短懒言,心悸失眠,四肢乏力。舌淡,少苔或舌苔白,脉细弱或沉。

三、治疗方法

(一)针灸疗法

主穴:风池、颈百、肩井、肩中、肩前、曲池、肩髎、外关、手三里、肩髃 、外劳宫、曲垣、风、臂臑

配穴:

风寒湿证:风门、阳陵泉

气滞血证:合谷、血海、太冲

气血亏虚证:足三里、关元、气海

治疗方法:

1)电针治疗:施泻法或平补平泻,得气后肩前、肩髎(或肩髃、臑),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电针刺激,合谷、外关分别接电针,留针至30分钟。

2)温针灸:在肩前、肩髎、肩髃、臑等局部穴针刺得气后,选用2~3个腧穴实施温针灸,连续施2~3壮(每壮3克艾绒);合谷、外关采用毫针刺激,用泻法、留针30~45分钟。

3)穴位注射:选取以上穴位1-3个,用维生素B12注射液、维生素B1注射液混合穴位注射,每穴1ml,每周注射1次,4次为一个疗程。

4)TDP照射:肩部局部或针刺部位局部神灯照射,每次30分钟。

5)还可采用腹针疗法和火针疗法等。

(二)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、中成药(院内制剂)

1、风寒湿

治法:祛风散寒,除湿止痛

推荐方药:蠲痹汤加减,羌活、独活、秦艽、当归、川芎、桂枝、木香、乳香、茯苓、防风、桑枝、海风藤、炙甘草。

中成药:大活络丸、草乌甲素软胶囊等。

2、气滞血

治法:行气活血,通络止痛

推荐方药:桃红四物汤加减,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川芎、熟地、川牛膝、威灵仙。

中成药:活血止痛胶囊、云南红药胶囊等。

v外用专科制剂止痛贴局部穴位贴敷活血止痛。

3、气血亏虚证

治法:益气养血,通络止痛

推荐方药: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,黄芪、桂枝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白术、细辛、秦艽、防风、炙甘草。

中成药:归脾丸、补中益气丸、无敌丹胶囊等。

4、肝肾阴虚证

治法:益肝肾,温经络。

推荐方药:独活寄生汤加减,独活、桑寄生、杜仲、牛膝、细辛、防风、秦艽、茯苓、肉桂、防风、川芎等

中成药:六味地黄丸等。

(三)推拿治疗

推拿治疗:肩周炎推拿治疗滑利关节,通络止痛。操作手法如下:用㨰法或指揉法施术于患侧肩前部及上肢内侧,反复数次,配合患肢外展、外旋活动。点按合谷、曲池、缺盆、肩贞、肩髃、肩井、天宗、曲垣、阿是等穴,使局部产生酸胀感。最后环转摇肩,以肩关节为轴做环转运动,活动幅度逐渐增大,手法力量由小到大,结束治疗,结束后疼痛患者采用鸡尾酒疗法镇痛。

四、疗效评价

(一)评价标准

整体疗效评定参照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(卫生部制定发布,1997年第三辑)有关“肩周炎”的疗效标准:

1、治愈(临床痊愈):肩部疼痛消失,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。

2、显效:肩部疼痛缓解明显,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。

3、有效:肩部疼痛基本缓解,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。

4、无效:症状无改变。

(二)评价方法

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肩病两大主症,故本方案以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为疗效评定的依据。

①肩部疼痛变化

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(Visual Analogue Scale,VAS)或VAT法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,进行积分计算。

②肩关节活动范围变化

采用《颈肩痛》(周秉文主编)推荐的肩部活动功能评定指标,即使用卷尺和旋转测量角度盘测量肩关节内旋和外旋的角度,摸背实验和摸口(耳)实验,将以上4项指标测定结果按评分标准换算。具体见肩关节功能评定方案:

A:肩部活动功能评定指标

内旋:外展90度,达不到90度者采取最大外展。肘屈90度,前臂旋后。将角度盘缚于前臂背面正中,将前臂被动转向中部记录肩内旋角度。

外旋:准备如上,将前臂旋向头部,记录外旋的度数。

摸背:正坐于凳上,反手用拇指端背面触及背中线,尽量向上移动,用卷尺测量指端至第七颈椎棘突之距离,以厘米计。

摸耳(口):正坐,头保持正直,举手屈肘,经头顶摸对侧耳,记录中指尖端触及处。

骨蚀病(股骨头坏死)中医诊疗方案

一、病名

1.中医诊断:第一诊断为骨蚀(TCD编码:BNV090)。

2.西医诊断: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(ICD-10编码:M87.951)。

二、诊断

(一)疾病诊断

1.中医诊断标准:参照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修订版(2002年版)

1)早期有跛行,髋膝酸痛,僵硬感,活动时痛,休息后好转。

2)髋部活动受限,最早为旋转受限,以后涉及屈曲、外展和内收,患肢肌肉萎缩。

3)后期呈屈曲内收畸形。

4)X线片示骨坏死改变。

2.西医诊断标准(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《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》)

1)主要标准

①临床症状、体征和病史:髋关节痛,以腹股沟和臀部、大腿为主,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且内旋时疼痛加重,有髋部外伤史、应用皮质类固醇史及酗酒史。

X线改变:a. 股骨头塌陷,不伴关节间隙变窄;b. 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;c. 软骨下骨有透光带(新月征阳性、软骨下骨折)。X线摄片为双髋后前位(正位)和蛙式位。

③核素骨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。

④股骨头MRI T1加权像显示带状低信号影(带状类型)或T2加权像显示双线征。建议同时行Tl及T2加权序列,对可疑病灶可另加T2脂肪抑制或STIR序列。常规应用冠状位与横断位成像,为更精确估计坏死体积及更清晰显示病灶,可另加矢状位成像。

⑤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%,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,骨髓坏死。

2)次要标准

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,股骨头内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,股骨头外上部变扁。

②核素骨扫描示股骨头内冷区或热区。

③股骨头MRI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,伴T1加权像的带状改变。

两个或以上主要标准阳性,即可诊断为0NFH。一个主要标准阳性或三个次要标准阳性,其中至少包括一个X线片阳性改变,即可诊断为股骨头可能坏死。

(二) 鉴别诊断

1、中、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:当关节间隙变窄并出现软骨下囊性变时与股骨头坏死不易鉴别。但股骨头坏死的CT表现为硬化并有囊性变,MRI改变以低信号为主,可据此鉴别。

2、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:X线表现为股骨头包裹不全,关节间隙变窄、消失,骨硬化及囊变,髋臼对应区出现类似改变,容易鉴别。  

3、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:常见于青少年男性,多为双侧骶髂关节受累,血清检测HLA—B27阳性,X线表现为股骨头保持圆形而关节间隙变窄、消失甚至融合,容易鉴别。部分患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并发股骨头坏死,股骨头可出现塌陷但往往不严重。

4、暂时性骨质疏松症:中青年发病,属暂时性疼痛性骨髓水肿。x线片表现为股骨头颈甚至转子部骨量减少;MRI表现为T1WI均匀低信号、T2WI高信号,范围可至股骨颈及转子部,无带状低信号;病灶可在3—12个月内消散。    

5、软骨下不全骨折:多见于60岁以上患者,无明显外伤史,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髋部疼痛,不能行走,关节活动受限。X线片示股骨头外上部稍变扁;MRI表现为T1WI及T2WI软骨下低信号线及周围骨髓水肿,T2抑脂像出现片状高信号。

6、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:多发于膝关节,髋关节受累少见。累及髋关节者以青少年发病、髋部轻中度疼痛伴跛行、早中期关节活动轻度受限为特征。CT及x线片表现为股骨头颈或髋臼皮质骨侵蚀,关节间隙轻中度变窄;MRI表现为广泛滑膜肥厚,低或中度信号均匀分布。

(三)疾病分期

采用国际骨循环研究会(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,ARCO)提出的国际分期标准。

股骨头坏死的ARCO分期

0期 骨活检证实为骨坏死,其他检查正常。

I期 ECT或MRI确诊,X线片、CT表现正常。依MRI所见,股骨头受累区分。

I-A 股骨头受累<15%。

I-B 股骨头受累15%~30%。

I-C 股骨头受累>30%。

Ⅱ期 X线片表现异常(股骨头斑点状改变、骨硬化、囊性变、骨质稀少),在X线平片及CT上无股骨头塌陷表现,髋臼无改变,依据股骨头受累区分:

-A 股骨头受累<15%。

-B 股骨头受累l5%~30%。

-C 股骨头受累>30%。

Ⅲ期 X线片上出现新月征,根据正、侧位X线片上新月征累及股骨头的范围。

-A 股骨头塌陷<2mm或新月征<15%。

-B 股骨头塌陷2mm~4mm或新月征l5%~30%。

-C 股骨头塌陷>4mm或新月征>30%。

Ⅳ期 X线片表现为股骨头扁平、关节间隙变窄,髋臼也显示有骨硬化、囊性变及边缘骨等变化。

(四)分型

采用2001年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(Japanes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,JIC)修订的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标准(见下图)。

分型体系由四种类型组成(A,B,C1,和 C2),以股骨头MRI T1加权的正中冠状位面和前后位X线图像为分型依据。A型指坏死区占据小于或等于1/3内侧负重面;B型指坏死区占据小于或等于2/3内侧负重面;C型指坏死区占据超过2/3内侧负重面,然而C2型坏死区域向外延伸超过了髋臼的外缘,C1型没有。负重面是髋臼外缘和泪点连线中点垂线以外的区域。

(五)证候诊断

1.血气滞证:髋部疼痛,夜间痛剧,刺痛不移,关节屈伸不利,舌质暗或有瘀点,苔黄,脉弦或沉涩。

2.肾虚血证:髋痛隐隐,绵绵不休,关节强硬,伴心烦失眠,口渴咽干,面色潮红,舌质红,苔燥黄或黄腻,脉细数。

3.痰蕴结证:髋部沉重疼痛,痛处不移,关节漫肿,屈伸不利,肌肤麻木,形体肥胖,舌质灰,苔腻,脉滑或缓。

三、治疗方案

(一)非手术治疗方法

1.辨证选择中药口服汤剂,中成药(院内制剂)

1)血气滞证: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早期为主。

治法:行气活血,化止痛

推荐方药:桃红四物汤加减。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当归、赤芍、生地、枳壳、香附、延胡索。

中成药:院内制剂消止痛合剂

2)肾虚血证: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为主。

治法:补益肝肾,行气活血

推荐方药:独活寄生汤加减。独活、秦艽、桑寄生、杜仲、牛膝、茯苓、骨碎补、党参、当归、芍药、熟地、甘草、川芎、田七。

中成药:院内制剂补肾合剂等。

v或田七双龙二仙汤加减

治法:补肾、活血通络。

推荐方药:三七、生龙骨、地龙、仙茅、淫羊、龟板胶、鹿角胶等。

3)痰蕴结证:以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为主。

治法:祛痰化湿,活血化瘀

推荐方药: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味。茵陈、生姜、半夏、桂枝、白术、茯苓、当归、炙甘草、陈皮、川芎。

中成药:骨康胶囊等。

2.针灸治疗:以局部选穴为主,配以远端的穴位,主要有阿是穴、环跳、殷门、承扶、风市、委中、承山、承筋、阳、足三里、阳陵泉、关元、溪、悬钟、涌泉等。

3.手法治疗:

1)髋关节局部放松:

操作方法:患者可取俯卧位和侧卧位,术者应用中医推拿的揉捏法、滚法和拿法,作用于髋关节周围肌肉软组织:臀大肌、臀中肌、梨状肌、髂腰肌、内收肌等。穴位:有环跳、边等。术者可应用肘部操作。时间以10分钟为宜。

2)手法牵引下髋关节活动:

操作方法:患者仰卧位,术者应用手法牵引可增加髋关节的间隙,同时配合向外、向上、向内和环转髋关节活动。活动范围可根据患者承受力逐渐加大。时间为10分钟为宜。

3)辅助髋关节活动:

4.康复训练:

1)扶物下蹲法:(2)患肢摆动法:。

  (3)内外旋转法:(4)屈髋法:。

  (5)抱膝法:(6)开合法:(7)蹬车活动法:。

  上述功能锻炼方法应注意以下肢微热不疲劳为度,每次时间因人而宜,每天早晚进行锻炼,自动为主,被动活动为辅。动作由小到大,由慢到快,循序渐进,贵在坚持,争取早日康复。

5.其他疗法: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实际,选择蜡疗、带针疗法、钩活术疗法、中药熏洗疗法、中药关节腔注射等治疗方法。其他如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等亦可选用。

(二)手术治疗

1.打压支撑植骨术

适应证:ARCOⅡ期C型,ARCOⅢ期A~B型。

2.死骨清除、血管束与带血管骨瓣植入术

适应证:ARCO分期ⅢC期,年龄<50岁。

3.人工关节置换术

适应证:ARCO分期Ⅲ、Ⅳ期患者,疼痛明显伴有跛行。

以上手术术后根据病情,选择进行预防感染、对症及支持治疗等。

(三)其他治疗方法

1.中药血管灌注术。

2.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,也可选用钻孔减压、植骨、钽棒植入、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。

四、疗效评价

评价方法

1.就诊当天:可选用Harris评分法、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评价标准百分法以及疼痛评分等进行评价。

2.治疗后3~12个月:可选用Harris评分法、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评价标准百分法以及疼痛评分等进行评价。